发布日期:2025-09-08 浏览量:
9月5日下午4时,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5级研究生迎新大会在机械楼二层报告厅举行。学院党委书记高永峰、院长宋国华、副院长孙强,企业导师代表刘竞研究员,校内导师代表刘宏杰研究员,以及班主任、学生工作组和全体2025级新生共同出席。大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萌主持。
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。高永峰书记首先致辞,强调“卓越”二字承载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。她指出,卓越工程师不仅要成为专业技术领域的“专才”,更要努力成长为能够应对复杂工程问题和全球性挑战的“帅才”。她寄语同学们首先要构建 “顶天立地” 的学问格局,既要瞄准科技前沿、 勇于突破,又要扎根产业实践解决真问题;其次是要主动打破学科边界,培养交叉创新的思维模式;最后是要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在持续磨砺中追求卓越。
宋国华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“产学研深度融合”的培养特色。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,学院聚焦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,积极推行学科交叉与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。学院积极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,为学生开拓全球视野创造有利条件,着力培养既扎根中国大地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。最后,他勉励新生明确自身定位,立志成为行业引领者,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,不断追求卓越、实现自我超越。
企业导师代表刘竞研究员结合自身经验,强调了校企联合培养的独特价值。他表示,企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技术难点和工程实际,企业导师将全力协助同学们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他鼓励大家珍惜实践机会,在协作中锻炼能力,未来为国家关键领域发展贡献力量。
校内导师代表刘宏杰研究员则从三个方面分享例了心得体会,一是学院肩负为国家培养战略人才的重要使命,同学们应怀有自豪感和责任感;二是研究生阶段需实现从“接受知识”到“创造知识”的转变,注重科研创新、批判思维和实证能力;三是要主动融入产教融合环境,坚守诚信底线,培养坚韧意志与团队精神。
2024级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生徐泽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,分享了在学院的成长经历。他谈到,学院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,自己在参与学生工作和九三阅兵志愿活动中,深刻体会到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的紧密相连,并鼓励新生勇于探索、不断突破。
2025级交通运输专业硕士生柴雨萱作为新生代表发言,表达了对学校及企业的感谢。她回顾本科阶段的实践经历,表示将珍惜在国卓院的学习机会,深耕专业、践行“知行”校训,努力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,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。
会上,高永峰书记和宋国华院长为2025级新生班主任颁发聘书。
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。162名新生正式开启新征程,他们将秉承“知行”校训,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建设中书写青春篇章,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卓越力量。